班级管理经验
梅州市学艺中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防护应对预案
发布时间:2020-02-17 点击数:

梅州市学艺中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心理防护应对预案

第一章 总则

一、工作目标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高发,直接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国各地民众都时刻关注着疫情的进展。教育部下发了必要时对教学安排进行适时调整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明确2月底不开学的决定。在当前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我校师生如何做好自我心态调控亦至关重要。

二、编制依据

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8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系统线上心理支持工作的通知》、《梅州市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防护应对建议》及各级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卫健部门)对本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三、适用范围

1.学校因疫情形势延迟开学,在这期间师生如何做好自我心态调控;

2.学校开学后师生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及类似症状的心理干预;

3.无论是开学前,还是开学后,根据当地统一安排,学校有序开展抗疫救灾心理防护工作,帮助师生和家长在当前特殊时期保持健康心态。

四、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学校成立学艺中学新冠病毒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把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科室、级组、个人。一旦发生发现,做到预案启动,统一指挥,全员参与。

2. 科学指引。认真学习领会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发布的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本次疫情的复杂和困难程度,详细研究指导意见并根据师生具体情况,科学部署,精准施策。

3.积极行动。整合学校领导和心理学科队伍等力量,迅速建立和完善学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和危机干预机制,依托校内心理咨询室和在校专兼职心理老师,采取心理热线电话等方式,为全校师生提供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等心理援助服务。

4.依靠当地。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学校内部协同机制,立足自救自助,同时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及部门,协调社会资源,主动汇报沟通,主动参与所在区域工作,全面做好校园心理防护。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五、组织领导(指挥)机构

学校成立新冠病毒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

顾问:邱伟炎、郭建江、杨幼平

组长:潘冰

副组长:房苑萍、谢意纯

    员:年级组、班主任等有关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疫情处置工作;对有关事项作出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人员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各负责人的工作进行指导,对其负责;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协调社会资源等。

第三章 预防工作措施

六、教师篇

1、从认知层面:与不合理的想法进行辩论,防止灾难化思维模式

在心理学当中,引发个体产生负面情绪的往往不是因为事件本身,而是对于事件的认知。这些认知之所以会引发负面情绪,是因为常常会包含以下三个显著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化概括、糟糕至极。

绝对化要求,似乎所有事情只有一个结果,常会在认知层面对当前事件的描述和感受中出现“绝对如何如何”的字眼;过分化概括,仅仅通过对于局部去概括全局,仅仅依据部分去概括整体;糟糕至极,所有事情都只会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最终得到最坏的结果。

与不合理的想法进行辩论,首先就是要尝试以正面积极的姿态去看待当前所存在的不合理的想法。面对绝对化要求,广大教师可以试着使用问号去代替句号。比如:我们可以把“现在这个情况绝对无法好转了。”改变为“现在这个情况是不是无法好转了?”由此开始,看到例外,同时也看到新的可能性;面对过分化概括,广大教师可以试着去更加广泛的接收和涉略来自不同方面和性质的信息,不要仅仅盯着负面报道,也要去看看正面报道,信息越多越清晰,我们的视野便越来越广阔;面对糟糕至极,实际上在这个不断辩论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有机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看到更多的正能量,同时也看到更多的希望。

2、从情绪层面:正确应对负面情绪,选择“主动式休闲”

广大教师需要明确感到焦虑本身并非坏事。因为个体在未知的灾难面前,焦虑、害怕、愤怒等负面情绪都是合理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应对灾难。但如果负面情绪过度,则会有损我们的理性和行动能力,甚至会影响身体的免疫能力。

当你发现自己处在过度焦虑的状态下,就需要进行自我调节了。不妨可以尝试开展深度放松练习,例如心理学当中常用的呼吸放松训练 ——

第一步:通过鼻腔慢而深的吸气到肺的最底部,同时慢慢从1默数到5。在过程中,尽可能的把空气吸到身体最深处。把手放在腹部,当你吸气的时候,会感到腹部慢慢的鼓起。第二步:屏住呼吸,慢慢地从1默数到5。第三步:通过鼻腔或者口腔,缓缓呼气,同时慢慢从1默数到5。第四步:确定已经完全呼出气体后,再正常呼吸两次。重复上述步骤,每次练习3-5分钟。

除此之外,欣赏动听的音乐、体验令人愉悦的事等都可以暂时缓解焦虑情绪。广大教师还可以尝试用“主动式休闲”充实自己。所谓主动式休闲就是那些需要动些脑筋、花些心思才能享受到乐趣的活动。比如下棋、看书、烹饪、学习新技能等需要一直投入精力的行为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在主动式休闲中,我们会产生专注忘我的“心流体验”,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不仅可以对冲疫情带来的焦虑感,还能够提升假期生活质量,是替代外出活动的良好选择。

3、从意志层面:培养延迟满足能力

心理学家曾经做了一个经典的棉花糖实验,给一群4岁孩子一块棉花糖,告诉他们可以选择直接吃掉,也可以选择跟这块棉花糖共处一室,忍耐15分钟,最后就可以吃两块棉花糖。有的孩子受不了诱惑,直接吃掉棉花糖,也有的孩子可以控制冲动,等待15分钟。

研究发现,等待时间越长的孩子,他们十四年之后的学业成绩表现越好。“延迟满足”这种心理能力是两组孩子表现差异的关键所在,推迟满足感虽然需要当下容纳对诱惑的渴望,却能带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现在广大教师面临的就是一次棉花糖实验的挑战。在疫情发生时,很多朋友已买好了外出旅行与回乡团聚的车票,这就像棉花糖实验中作为“诱惑”的一块棉花糖,不妨让我们把眼光放长远,选择推迟满足感,就有可能得到“两块棉花糖”,获得额外的奖励:大大降低被感染的风险,获得拥有健康身体的长远回报,有机会与家人朋友享受长久的幸福。

4、从行为层面:主动改变所处环境,主动促使改变发生

广大教师所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往往会对广大教师的内在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当我们生活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当中,我们的情绪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当前我们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宅在家里,那么环境的影响就会更加直接。马上可以行动起来的,就是对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进行改变。打扫卫生,使其干净整洁,收纳分类,使其规整有序。

适当的添加一些绿植或装饰品,设置一些香薰改善一下空气中的气味等等,都会使我们的环境发生改变。最终通过一个全新的舒适的环境,来改善我们的内在心理状态。如果仍然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那么也可以主动的寻求专业人员和机构的帮助,以实际行动去改变自己当前的现状。

七、学生篇

1、保证睡眠与休息

规律充足的睡眠,保持每天在6到8小时,不仅是人体免疫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良好心态的生理基础。现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使得我们不得不宅在家里,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打乱本身的作息规律,不能因此就频繁熬夜或晚睡晚起。

2、保证饮食定时有序

由于宅在家里,学生的日常活动受到了许多限制,体能消耗的程度和频率存在和过去不同的情况,但仍然应该按时按量吃饭,不可暴饮暴食,也不能少食挑食,获取充分的营养有助于我们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3、真实的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情绪

学生们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会感到焦虑和害怕等情绪是正常,那并不意味着他们出现了心理问题或精神问题。学生们可以向家人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都可以,同时也可以借此加深学生们和家人之间的亲子关系,维系和谐的家庭氛围。

4、自助、他助、专助

自助,是指在目前这个特殊的情况下,学生们可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帮助学生们自己,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即将到来的开学做好准备;他助,是指学生们即使宅在家里,也还是可以通过微信或QQ等社交软件,保持和老师或同学的沟通,一声问候,一次聊天,不仅对于学生们自己的心情有所帮助,也对其他人带来了温暖和安心,因为人类习惯于群体生活的,在家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人际关系;他助,是指如果学生们自己或身边的人依然感到内在心理状态不太好和不舒服,那么学生们还可以主动去寻求专业人员和机构的心理帮助。

八、家长篇

1、身体力行积极正面,起到榜样作用

现在家长和孩子每天一起相处的时间很多,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影响会比过去要更加直接和频繁,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每天沉迷于手机和游戏,那么家长自身就要先做到不沉迷于手机和游戏,换言之,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可以作息规律,那么家长自身就要先做到作息规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家长的情绪也至关重要,情绪是会相互传递的,如果家长本身焦躁不安惶恐紧张,总是抱怨或消极应对,那么对于孩子而言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家长本身无法处理好自身的情绪,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2、开展讨论各抒己见,起到引导作用

面对每天不断更新的信息,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主动和孩子讨论对于疫情的看法,如果孩子感到惊慌失措,不要去嘲笑或责怪孩子,而是要做好安抚和疏导工作,强调家长会尽可能保护好孩子,并且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可以一起去面对这些问题。同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对于医务工作者,对于科技工作者,对于在疫情中每一位坚守岗位的人员,对于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孩子的看法是怎样的,孩子是如何理解的等等。

疫情只是一时的,它总是会结束的,生活依然会继续下去,只不过暂时因为疫情影响而暂时停下来。但是停下来是有意义的,因为停下来是为了我们今后走得更远。待春暖花开之时,美好的春天定会到来。让我们共同期待,让我们一起努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四章 应急处置

九、预案启动条件

1.未开学。

学校推迟开学,说明疫情形势更加严峻,或在好转但未消除,这种情况下,学校做好:

一是不定期向师生和家长推送疫情心理保健文章;

二是开学时间到了还没开学,则通过信息技术保证每周一节在线心育教学;

三是根据当地统一要求,协助做好向师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

2.已开学。

如果疫情形势好转以致消除,经上级同意学校可开学。开学后学校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做好监测和预防,及时为师生提供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等心理援助服务。

第五章 后续处置

十、后续处置

疫情应急处置完毕后,学校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调查处理,如实提供情况;准备好相应材料备查。

2.对违反本预案、不履行应急处理工作的、发布假消息的、不服从指挥的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提升,制定更加完善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

 

第六章 附则

十一、附则

1.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学校心理咨询室

2.本预案制定于2020年 2月16日, 2020年2月17日起实施。

3.除统一征求意见外,日常对本预案的意见建议向心理咨询室反馈。

4. 我校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相关人员联系电话:

 冰主任:***********

房苑萍主任:***********

谢意纯老师:13430136275

附:我市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专业机构热线电话:

梅州市共青团心理援助热线电话:12355

梅州市心理学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13430121251

(微信同号)

梅州市心理学会在线心理咨询:QQ:12265183

梅州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咨询电话:15361992918

梅州市心理学科普知识公众号及咨询预约二维码:

 

 

 

     

                               梅州市学艺中学心理咨询室

                                     2020年2月16日